DC网产业周报│8月18日-8月24日AI产业动态回顾

93913产业周报│8月18日-8月24日AI产业动态回顾

[ad_1]

周报导读
●亿境虚拟AI可穿戴教育开发平台交流分享沙龙即将启幕,共探行业新未来
●歌尔股份拟全资收购上海奥来 强化光学器件支撑AI智能眼镜业务
●瑞芯微RV系列芯片进军AI眼镜领域,已有客户项目采用
●重量70克、支持AI文本显示!Meta Celeste眼镜定价800美元,10月有望开启预订
●续航翻倍+3K视频!Oakley Meta HSTN常规款开放预订,多地区同步上线
●聚焦谷歌智能眼镜布局:从I/O大会演示到收购股份,未来方向引关注
●三星押注智能眼镜:无屏款明年登场,与谷歌、苹果竞逐下一代设备
●杭州深度求索公司推出适配国产芯片的DeepSeek V3.1模型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透露:GPT-6已在研发,将带来“真正的个性化”体验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亮眼增长:营收增27.8%,多领域领跑全球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
●米哈游联合创始人蔡浩宇AI公司新作《星之低语》发售,开创FPT玩法新体验

亿境虚拟AI可穿戴教育开发平台交流分享沙龙即将启幕,共探行业新未来

亿境虚拟AI可穿戴教育开发平台交流分享沙龙于8月22日10:00-18:00,在亿道大厦二楼会议厅盛大开启,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及行业从业者搭建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

本次沙龙聚焦AI可穿戴领域前沿趋势与技术实践,邀请行业大咖、技术专家及高校学者,带来五大核心板块的深度分享,同时设置自由交流与Demo体验环节,助力参与者全方位把握行业动态、提升技术能力。​

歌尔股份拟全资收购上海奥来 强化光学器件支撑AI智能眼镜业务

歌尔股份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提升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助力AI智能眼镜、AR增强现实等整机业务未来发展,公司拟进行一项重大战略布局。根据公告内容,歌尔股份旗下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将以向交易对方增发股份的方式,收购舜宇奥来微纳光学(上海)有限公司与舜宇奥来微纳光电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合称“上海奥来”)100%股权。

瑞芯微RV系列芯片进军AI眼镜领域,已有客户项目采用

瑞芯微高管透露,公司在AI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RV系列视觉类芯片凭借独特优势,已成功切入AI眼镜市场,目前已有客户项目采用该产品。​

瑞芯微在图像处理、视频技术、显示及音频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此次应用于AI眼镜的RV系列视觉类芯片,依托公司自研的低功耗方案及先进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展现出卓越的性能。针对AI眼镜等运动场景,瑞芯微进一步优化了AI防抖、编解码等关键技术,确保在复杂环境下也能提供稳定、流畅的视觉体验。​

重量70克、支持AI文本显示!Meta Celeste眼镜定价800美元,10月有望开启预订

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Meta计划为其即将推出的、搭配sEMG腕带的HUD(平视显示器)眼镜定价约800美元,而非此前传闻的1000美元以上。​

此前,The Verge、The Information、《金融时报》及古尔曼本人均曾披露,Meta今年将推出一款代号为“Hypernova”的智能眼镜。该产品搭载小型单眼HUD,可通过其长期研发的sEMG神经腕带实现手指手势控制,且这款腕带据报道将随眼镜一同包装发售。​

续航翻倍+3K视频!Oakley Meta HSTN常规款开放预订,多地区同步上线

常规款Oakley Meta HSTN眼镜现已开启预订通道,并将于下周正式发货。​

从合作背景来看,Ray-Ban与Oakley同属EssilorLuxottica集团旗下。早在去年,Meta便与这家眼镜行业巨头达成协议,将双方合作关系“延长至未来十年”;今年,Meta进一步通过30亿欧元投资,获得了EssilorLuxottica3%的股份,为新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谷歌智能眼镜布局:从I/O大会演示到收购股份,未来方向引关注

谷歌向彭博社透露,目前公司尚未敲定战略方向——究竟是自主推出智能眼镜产品,还是仅为其他企业提供底层技术支持,这一关键决策仍在评估中。​

今年5月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该公司曾对外公布重要合作计划:将携手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与Warby Parker联合开发搭载Gemini技术的智能眼镜,并且明确表示未来还将与开云眼镜(Kering Eyewear)展开合作。值得关注的是,大会现场谷歌还进行了一场极具冲击力的产品演示,展示了由三星制造的智能眼镜原型机。这款原型机配备了小型单目抬头显示器(HUD),据介绍,该配置将成为最终产品的可选功能之一。​

三星押注智能眼镜:无屏款明年登场,与谷歌、苹果竞逐下一代设备

三星无显示屏智能眼镜暂定于明年年底正式上市。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持续突破,智能眼镜被普遍视作下一代核心智能设备,对众多消费者而言,其甚至有望挑战智能手机的现有主导地位。​

据业内人士透露,三星这款智能眼镜将集成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等基础功能,形态类似于无显示屏的雷朋Meta眼镜。值得注意的是,该简易版产品与三星目前联合谷歌、在“Coast”项目下研发的增强现实(AR)眼镜并非同一产品线。​

杭州深度求索公司推出适配国产芯片的DeepSeek V3.1模型

据深度求索公司介绍,UE8M0FP8是一种专门为国产芯片架构优化的浮点数格式。相比传统的FP16或FP32格式,FP8能够在保持相对较高数值精度的同时,显著减少内存占用和计算开销,尤其适合大规模AI推理与训练。而“UE8M0”这一定制化命名,体现了该技术针对国产芯片特性所做的深度优化。通过这种适配,DeepSeek V3.1在推理效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相较于此前版本提升了40%,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输出结果,大大提高了AI应用的响应速度。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透露:GPT-6已在研发,将带来“真正的个性化”体验

“GPT-5刚刚推出,GPT-6已经在路上了。”这是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上周在旧金山传达的信息之一,他在专访中罕见透露了公司不断演进的产品路线图。​

根据奥尔特曼的说法,GPT-6不仅仅是对用户提问作出回答,还会适应用户,允许人们创建能够反映个人喜好的聊天机器人。他认为,“记忆”是让ChatGPT真正个性化的关键,“它需要记住你是谁——你的偏好、习惯和小癖好——并据此进行调整。人们想要(人工智能拥有)记忆,人们希望产品功能能够理解他们。”​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亮眼增长:营收增27.8%,多领域领跑全球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7.8%,延续了近年来的高增长态势,更关键的是,我国已连续12年稳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在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中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从核心指标来看,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的突破尤为值得关注。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正式跃升至全球第3位,这一数据背后,是机器人技术在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深度渗透——在汽车焊接生产线,机器人作业精度可达0.02毫米,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以上;在电子元器件组装环节,柔性机器人可实现多规格产品快速切换,助力企业应对“小批量、多批次”的市场需求。密度的提升不仅标志着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跨越,更反映出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成效。​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

8月20日,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未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港仔机器人集团等战略伙伴,在广东省佛山市共同签署全球首例万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协议。根据协议,天太机器人将参与研发与制造,预计于2026年底前交付至少1万台面向家庭康养的具身人形机器人。这一合作不仅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天太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万台级智能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能力,正式开启“万台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具身智能新时代。

米哈游联合创始人蔡浩宇AI公司新作《星之低语》发售,开创FPT玩法新体验

由米哈游联合创始人蔡浩宇成立的AI公司Anuttacon,其新作《Whispers from theStar》(暂译《星之低语》)正式在Steam平台发售。这款游戏在玩法上大胆创新,开创了第一人称对话游戏(FPT,FirstPerson Talking)玩法,为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

《星之低语》以实时语音对话作为驱动情节发展和角色互动的核心方式。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通过麦克风与游戏角色进行自然语言聊天,角色会根据玩家所说的内容,给予包含表情、语音、手势动作等自然反馈。这种沉浸式的交互设计,让玩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对话场景之中,极大地增强了游戏的代入感。​

「DC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ad_2]

您可能还喜欢...